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周颂·丰年

先秦佚名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诗经 祭祀 颂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丰收年景谷物多,高大粮仓一座座。储存亿万新稻粮,酿成美酒甜又香,献给祖先来品尝。配合祭典很适当,普降福禄多吉祥。

注释
丰年:丰收之年。
黍(shǔ):小米。稌(tú):稻子。
高廪(lǐn):高大的粮仓。
万亿及秭(zǐ):周代以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秭。
醴(lǐ):甜酒。此处是指用收获的稻黍酿造成清酒和甜酒。
烝(zhēng):献。畀(bì):给予。祖妣(bǐ):指男女祖先。
洽(qià):配合。百礼:指各种祭祀礼仪。
孔:很,甚。皆:普遍

鉴赏

  此诗的开头很有特色。它描写丰收,纯以静态:许许多多的粮食谷物(黍、稌),贮藏粮食的高大仓廪,再加上抽象的难以计算的数字(万、亿、秭)。这些静态汇成一片壮观的丰收景象,自然是为显示西周王朝国势的强盛,而透过静态,表现出后面亿万农夫长年辛劳的动态。寓动于静之中,写来笔墨十分经济,又给读者留下思想驰骋的广阔天地。不过,在周王室看来,来之不易的丰收既是人事,更是天意,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丰收归根结底是上天的恩赐,所以诗的后半部分就是感谢上天。

  因丰收而致谢,以丰收的果实祭祀最为恰当,故而诗中写道:“为酒为醴(用丰收的粮食制成),烝畀祖妣。”祭享“祖妣”,是通过先祖之灵实现天人之沟通。也由于丰收,祭品丰盛

  

创作背景

  《毛诗序》云:“《丰年》,秋冬报也。”报,据郑玄的笺释,就是尝(秋祭)和烝(冬祭)。丰收在秋天,秋后至冬天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洽百礼”),是很自然的。《周颂·丰年》应当是遇上好年成时举行庆祝祭祀的颂歌。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759-760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68-669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楼曲

明代张元凯

妾本长干籍,来住夫差城。巷多恶年少,不敢弹鸣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庄款歌二首 其二

明代李瓒

纤纤新月上帘钩,枫叶芦花隔水秋。一曲清歌来送酒,双鬟小妓木兰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王世叔舟中留饮同说仲君倩作时王世叔方出猎归二首 其一

明代胡应麟

亦知金甲贵,频许布衣游。短剑携孤客,长缨问五侯。

棋酣红日坠,箭驶白虹流。快意平原猎,高天控紫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桑民怿和晦庵先生读道书六首 其三

明代张吉

迢迢崆峒客,侈袂飘寒凉。宝气验黄白,玉英屑玄苍。

出入驭鸾鹤,俄顷周八方。安知有奇占,得朋湘水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冷泉亭口号与刘邦彦别

明代史鉴

君去我独留,持杯劝君酒。明日虎跑泉,还来看山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度日

明代于谦

年年马上度生辰,老景偏攻客里身。白发无能酬圣主,清宵有梦觐双亲。

仙家漫说延龄术,尘世应无不死人。脩短荣枯天赋予,一官随分乐清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赣州

清代郑熊佳

地界东瓯南越闲,故将锁钥寄通关。划开古郡双叉水,束断中流两面山。

老友风姿犹妩媚,故人书札亦斓斑。多情更有黄梅雨,临别还添绿一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去曲

唐代王建

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缘冈绕涧却归来,
百回看著无花树。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
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