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256篇诗文
沿流二十里,始到海门山。仰视见两崖,有如万盖悬。
逐上几千仞,犹未穷绝颠。上有外士家,半岩得湖泉。
湖□昏且来,意其通海焉。忽此见灵怪,踟蹰不能旋。
开襟当海风,目送归海船。恨不到罗浮,丹溪寻列仙。
东风吹我到天涯,子规劝我早还家。天涯何处无芳草,子规声声啼不了。
去岁良辰二月八,海上花红月色白。惜花香史好寻花,万紫千红到眼赊。
春来春去花无主,花亦有情泪如雨。此时谁识惜花心,多谢青鸾递好音。
西窗携手谈衷曲,银漏沈沈烬红烛。碧水春生连理枝,彩毫题就定情词。
抽刀断丝丝不断,早把红丝繫一半。销魂最是别离天,迢递京华路万千。
匆匆令节过端午,无人知道相思苦。楼头昨夜灯花开,一笑刘郎今又来。
绿波双桨载之去,枝上黄莺唤不住。从此新人是故人,团圆三五證良因。
日高锦帐翻身懒,此际深情深似海。谁知良会有穷期,又唱阳关怨别离。
长亭短陌人何处,斜阳望断归时路。今日依然二月辰,劳劳车马悔风尘。
渡头杨柳青如许,可怜少妇闺中处。行人路上祝平安,盼到鱼书细细看。
今宵閒月青缸影,醒著不眠眠著醒。洛阳城里又秋风,电闪时光一霎中。
桃叶桃叶心无苦,渡江我自来迎汝。
朔风一夜吹寒雪,万里青山变华发。东湖兴尽回扁舟,两岸芦花照天发。
篙工拨棹光陆离,一蓑好景渡头归。忽惊波面渐幽晦,问讯归程船复退。
空岩有鬼鸣啾啾,鼓楫扬波如部队。须臾夜朗分西东,对岸村墟指顾中。
妖氛孽影叱咤散,人家灯火犹朦胧。呜呼山鬼尔何错,灭顶于余奚所作。
不能随尔作祸衅,冷炙残杯图咀嚼。我有长笺叩上真,我有健步飞如神。
请呼雷公起霹雳,割截汝辈为微尘。鸣呼山鬼听我语,从此逍遥自游止。
如斯搅括枉费力,生死由天不由汝。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