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国风·豳风·破斧

先秦佚名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方形斧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匡正四方之国平息了叛乱。可怜我们这些战后余生人,也是非常命大亏苍天有眼!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齐刃凿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教化得四方之国秩序井然。可怜我们这些九死一生人,得苍天佑护结局多么良善!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独头斧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四方之国边疆巩固又安全。可怜我们这些劫后余生人,也真是吉庆有余福禄无边!

注释
豳(bīn):古都邑名,在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西南一带。

鉴赏

  此诗共三章,采用复沓形式,各章仅异数字。孔颖达疏曰:“三章上二句恶四国,下四句美周公。”

  第一章前两句以“既破”、“又缺”起始,斧、斨均为生产工具,人们赖以创造财富、维持生计。然这些工具均因为四国之君长年累月服劳役而致破致缺,家计亦因此而处于困苦之中,故尔怨恨深深。这里是以斧斨等工具的破缺来反映劳役之长之苦;以人们赖以生产劳动的必要条件的毁废,来反映生活之困。这是以点代面,以个别代全部,言事而寄慨的手法。

  关于这两句,郑笺另有说法:“既破毁我周公,又损伤我成王,以此二者为大罪。”以斧斨之破缺比作对周公、成王的流言毁谤,这似乎过分拘泥于史事而说得太玄远了。而将周公比斧,成王比斨,恐亦有

  

创作背景

  这是一篇管蔡等四国之民对周公赞颂的歌。周武王灭纣,据有天下,封纣子武庚于殷。武王死,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武庚、管、蔡、徐、奄等国叛周。周公率兵东征,历时三年,平定叛乱。管、蔡、殷、奄等四国之民因作此歌以赞美周公。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314-317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07-310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唐代独孤及

海岸望青琐,云长天漫漫。十年不一展,知有关山难。
适逢阮始平,立马问长安。取公咏怀诗,示我江海澜。
暂若窥武库,森然矛戟寒。眼明遗头风,心悦忘朝餐。
大驾今返正,熊罴扈鸣銮。公游凤凰沼,献可在笔端。
系越有长缨,封关只一丸。冏然翔寥廓,仰望惭羽翰。
嘉会不我与,相思岁云殚。唯当袖佳句,持比青琅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唐代高适

適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路朝奉新居 其十二

宋代徐积

路家巷口是何渠,半似城中半野居。已退白仙常按曲,未归陆俊谩传书。

雪消墙外逢挑菜,日暖门前见捕鱼。更有花閒行处乐,旧时歌舞愿随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冯公雪阻再留一宿

明代释函可

何必春宵好,千金属冷边。安能天上雪,直下到明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丘八咏分得卧虹桥为沈时旸主事乃翁赋

明代程敏政

五湖东半落枫桥,隐若晴虹破寂寥。漫漫芙蓉难识路,阴阴杨柳乍通潮。

分披野色寻幽惯,倚徙江天入望遥。想去乐丘应不远,过从时复见渔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瞻美弟移居是吾宗始搆乔木森然赋此美之

明代王世贞

环堵萧然五亩宫,王家玉树徙从东。门前旧榜仍通德,花底邻居是故丰。

所至子猷须种竹,那能仲蔚不诛蓬。朝霞未取寒枫映,自有双珠紫气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子言不告而去追呼莫及作诗简之 其一

清代吴保初

寂寂柴门车马稀,闲扶鸠杖看斜晖。白云镇日浑无那,放却空山一鹤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了翁有书与谢无逸云觉范真是比丘

宋代释德洪

堕马哭淮王,牧羊仗汉节。古人守忠义,视死如弃禊。

吾是真比丘,死生见窟宅。一饭不愿馀,孤坐阅岁月。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