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的散文结构是:一个被放逐之臣,从猿啼声中一路南去。“逐臣”是主语,“过”是动词。“猿声”是宾语的精简,概括了李白的两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过的是巴东三峡,这个“客”过的是湘西五溪。有人说,诗句不讲语法,这是错的。诗句也有一定的语法,不过它和散文不同,为了平仄、对仗或押韵的方便,它的语法结构可以有极大程度的变易,甚至往往连动词也省掉。读诗的人,仍然应该从语法观点去推求作者的造句艺术。
第二句“回看”二字是照应上句的“过”字,这个被降谪的官员,愈走愈远,深入五溪苗家所住的区域,就不免常常回头看看来路。来路上只是一片秋草,早已望不到家乡,于是不禁泪落沾巾。下面二句说,这一段旅程尽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176篇诗文
辩如悬河陆大夫,不畏嫚骂谈诗书。归来分橐养群雏,随从歌舞乐有馀。
两疏高蹈要齐驱,长揖储君归里闾。愿为羽翼还商于,岂愿飞刀绘生鱼。
挥金延客以自娱,子孙勤力旧田庐。同时异代多不如,高明长遭鬼揶揄。
平明争入七香车,华屋拟用黄金涂。壮心虽在迫桑榆,长歌击碎玉唾壶。
宦成名立盍归欤,江湖之士可胥疏。君不见渠家父子并辔出,东都于今粉绘写为图。
公漪爱我草书好,画成即遣作今草。角扇屏风总不辞,龙蛇飞动为君扫。
古来草圣称张芝,神变无方吾所师。点画精微尽天纵,岂惟劲骨兼丰肌。
二王笔精复墨妙,思极天人无不肖。率意超旷我亦工,研精体势未知要。
汉人遗法久无传,用笔从来贵极圆。怀素颇得草三昧,夏云随风任盘旋。
米芾神锋每太峻,大黄远射力愁尽。张旭颠草虽自然,亦伤雄壮终非晋。
我今学草常苦迟,未能变化犹矜持。裙滑无多羊氏练,水清安得伯英池。
伯喈作书必纨素,欲购千端与毫兔。仲将如漆墨盈箱,左伯光妍纸无数。
为君乱作一笔书,心手窈冥随所如。蛟龙拿攫恣夭矫,骤雨飘风教有馀。
秾纤折衷更精熟,每日淋漓须百幅。君之散隶亦入神,以之相易须神速。
君有尊人草篆精,凡夫赵氏同飞名。故君法书具清识,感激知己深余情。
笔力会当友造化,安得闭门日多暇。右军筋骨亦精心,与君八分早相亚。
昭君自恃颜如花,肯赂画史丹青加。十年望幸不得见,一日远嫁来天涯。
辞宫脉脉洒红泪,出塞漠漠惊黄沙。宁辞玉质配夷虏,但恨拙谋羞汉家。
穹庐腥膻厌酥酪,曲调幽怨传琵琶。汉宫美女不知数,骨委黄土纷如麻。
当时失意虽可恨,犹得千古诗人誇。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