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176篇诗文
城中旧兵不如额,分守城头尚无策。何论城下诘暴客,市儿反侧颇接迹。
一旦招之入军籍,朝来首裹青布帻。细襻革靴靿盈尺,黑衣蔽腹袖尤窄。
堂下群鸦立无隙,或舞大刀或磔石。取其壮健汰老瘠,九城累累保卫册。
昼坐当门怒眼赤,大声能作老枭吓。恶丐往往暗褫魄,夜出走巡街巷栅。
火光烛天月不白,木梃竹鞭在肘腋。吠犬无声都辟易,一人日与钱一百。
勤则有犒惰则革,借问谁司鼓与钲。居然高坐来谈兵,百夫长是迂书生。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