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雅·伐木

先秦佚名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
伐木呼呼斧声急,滤酒清纯无杂质。既有肥美羊羔在,请来叔伯叙情谊。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缺诚意。打扫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盘桌上齐。既有肥美公羊肉,请来舅亲聚一起。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有过失。
伐木就在山坡边,滤酒清清快斟满。行行笾豆盛珍馐,兄弟叙谈莫疏远。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粮致埋怨。有酒滤清让我饮,没酒快买我兴酣。咚咚鼓声为我响,翩翩舞姿令我欢。等到我有闲暇时,

鉴赏

  历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宴享诗。但诗的作者及创作年代前人没有深考。

  《伐木》和《伐檀》不同,它不是描述伐木劳动,而是由伐木兴起,说到友情可贵。无论亲朋故旧还是新的相识,都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并且常来常往。

  诗共三章,除首章外,都集中笔墨写宴饮。显然是把宴饮当做建立和联系友情的重要手段。

  在抒情方式之选择上,《伐木》的作者采用了一种先迂回后正面的表达方式。诗一开头,就以“丁丁”的伐木声和“嘤嘤”的鸟鸣声,令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止,一切自在自为。只有这伐木之声和悦耳的鸟鸣在空旷的幽谷里回荡。一个孤独的伐木者,一个出谷迁乔去寻找知音的鸟

  

创作背景

  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作。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28-329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住栖贤口占

明代释函是

为爱匡庐僻,寻幽到峡桥。山围松树老,泉逐夜钟飘。

午食蒸藜暖,朝锄乞种遥。茅居犹未缚,辛苦木铃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施心菊号诗

明代王立道

仙家近住城东陌,种菊依稀五柳宅。采药名山去不还,花间空复留仙迹。

遗方入枕传后人,三折成名若有神。秋园寂寞多霜露,相对时时泪满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家山感怀

明代吴与弼

望望家山近故丘,西风疋马怅高秋。旧游历历人如梦,昨日少年今白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云厓久客川中江上偶怀

明代沈仕

风吹山色不生云,日照澄江散绮文。
空忆巴陵三月酒,鹧鸪啼处一逢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奔牛雨泊

清代蒋师轼

云波瑟瑟夜迢迢,偪仄篷窗酒力消。短笛声中风又雨,残镫和梦落寒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天乐(吴兴郡宴遇旧人)

宋代刘澜

玉钗分向金华后,回头路迷仙苑。落翠惊风,流红逐水,谁信人问重见。花深半面。尚歌得新词,柳家三变。绿叶阴阴,可怜不似那时看。
刘郎今度更老,雅怀都不到,旧带题扇。花信风高,苕溪月冷,明日云帆天远。尘缘较短。怪一梦轻回,酒阑歌散。别鹤惊心,感时花泪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信州溪岸夜吟作

唐代韦庄

夜倚临溪店,怀乡独苦吟。月当山顶出,星倚水湄沈。
雾气渔灯冷,钟声谷寺深。一城人悄悄,琪树宿仙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罗浮 其五

清代丘逢甲

天下十洞天,朱明次居七。福地七十二,泉源亦其一。

洞天福地间,云古神仙室。如何古仙人,一去不复出。

古来神仙传,传者疑非实。我不求飞升,但愿充隐逸。

吐吞云与霞,沐浴月与日。四百卅二峰,峰峰有屐迹。

一峰住十年,一笑吾事毕。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