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国风·鄘风·桑中

先秦佚名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到哪儿去采女萝?到那卫国的沫乡。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姜。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旁。
到哪儿去采麦穗?到那卫国沫乡北。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弋。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上。
到哪儿去采蔓菁?到那卫国沫乡东。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庸。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滨。

注释
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爰:于何,在哪里。唐:植物名。即女萝,俗称菟丝子,寄生蔓草,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一说当读为

鉴赏

  此诗三章,全以采摘某种植物起兴。这是上古时期吟咏爱情、婚嫁、求子等内容时常用的手法之一,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采摘植物与性有着某种神秘的或是象征性的联系,至于两者之间在文化上为何能牵系在一起或如何发生瓜葛,这与原始交感巫术有关,在此不作详论。但若从现代美学角度来看,以采摘植物起兴爱情等题材,在审美上和爱情上倒也有一定的同构同形关系,因为炽热的情欲与绿意葱茏的草木都可给人带来勃然的欣悦。所以,以“采唐”“采麦”“采葑”起兴,在含蓄中有深情,形象中有蕴意。

  “兴”以下的正文中,主人公完全沉浸在了狂欢后的甜蜜回忆里。除每章改换所欢爱者外,三章竟然完全相同,反覆咏唱在“桑中”、“上宫”里的销魂时刻以及相送淇水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情诗,历来没有争议。分歧只在于是暴露世族贵族男女淫乱成风之作,还是青年男女的相悦之词。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93-95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95-97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辰山

宋代刘克庄

一峰叠三洞,乃似弘景楼。
下洞初俯入,藓室寒飕飕。
中洞忽跃出,有迳通玄幽。
豁然崖谷判,万态谁镌锼。
或如植宝幢,或如缀珠旒。
或如鲲鲸飞,或如龙麟游。
石桥状天台,木栈疑蜀州。
稍憩大士岩,遂经羽人丘。
力穷至上洞,身载云气浮。
未毕山水缘,勉为尘世留。
平生避地心,兹焉宜菟裘。
长斧樵青壁,短簑耘绿畴。
独恨汲路远,溪涧皆背流。
会当逢异人,卓锡成灵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平湖为山阴镜上人赋

明代陶宗仪

万顷平湖枕越城,短篷如在画图行。波浮霜鉴金辉莹,山拥冰壶玉气清。

翡翠兰苕酣净绿,天光云影照空明。知章一曲应分得,用作沙门字与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三首 其二

明代曾棨

玉关迢递塞云黄,西涉流沙道路长。山绕高昌遗碣在,草遮姑默废城荒。

闲听羌笛多乘月,暗卷戎衣半带霜。不用殷勤通译语,相逢总是旧蕃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钟子炼丹

明代朱元璋

翠微高处渺青烟,知子机藏辟谷坚。
丹鼎铅砂勤火候,溪云岩谷傲松年。
潭龙掣雹深渊底,崖虎风生迥洞边。
径已苔蒙人未履,昂霄足蹑斗牛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辛酉使道宿涿州饮赵漳侯宅四首 其一

明代何吾驺

采采南山下,绿叶发长茎。素葩湛嫣香,玛瑙条疏英。

言树高堂背,以写忘忧情。况兹宝婺光,九十常敷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骚

清代沈纕

江水流不息,落日秋风劲。渔父诚知言,千载悲独醒。

琼佩终不渝,芬芳自辉映。微词莫能显,感物托其性。

风诗固一变,声哀义弥正。愿鼓湘灵瑟,高歌发清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日本杂事诗 其一六七

清代黄遵宪

遍搜《本草》谱《群芳》,千卷书传《海上方》。采药如编《十洲记》,定知多少入药囊。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