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嵩山夜还

唐代宋之问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碧玉歌

南北朝萧衍

杏梁日始照。
蕙席欢未极。
碧玉奉金杯。
绿酒助花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中兄子彦弟同游石龙潭余后至失山路 其一

元代刘崧

水落仍穿石,峰回屡隔溪。青山千万叠,容易使人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答西涯见寄诸作致仕述怀韵 其二

明代谢迁

梦里相逢喜欲颠,追随笑语似当年。幽怀方拟同寻壑,妙手俄闻辍补天。

零落交游增旧慨,太平歌咏入新编。陶情剩有杯中物,肯向花前不尽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丁酉元日

明代徐熥

岁月悠悠独自知,屠苏饮较众人迟。一年苦乐俱陈迹,昨日呻吟即旧诗。

才尽敢云心似锦,颜衰犹幸鬓无丝。春风不厌衡门冷,吹遍繁花雪万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病 其三

明代方孝孺

底用忧微疾,人多悔久生。危机非畎亩,高枕岂公卿。

千古斯文托,群经此日情。废兴天命在,得酒且须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厓山吊古

明代李秉同

矗矗丛祠隐隐碑,荒陵何处到今疑。伤心岭海浮征舸,回首陈桥捲战旗。

一木可能支大厦,千金无计赎孤儿。翠华黄屋空尘迹,绿水青山似旧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滇南胜境

清代许湜

振顿心神碎,林峦忽霁颜。天开松岭小,家近马蹄间。

落日低平楚,飞鸦度远山。昨宵风雨客,黯淡宿黔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除夕

元代何中

我有百除夕,蘧庐是处安。翻因归路近,始觉到家难。

浦隔雁声落,篷孤灯影寒。家人应共说,宾阁尚盘桓。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