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去年九月客吴门,忆汝凄凉欲断魂。今年汝作吴门客,一望关河千里隔。
我家兄弟大参商,岁岁年年俱异乡。梦回闽海风尘远,目极吴门匹练长。
秋风飒飒秋光老,登高望远伤怀抱。天涯游子滞还期,篱下黄花为谁好。
罗君画松奇且雄,两株屹立青天中。已愁白昼结寒雨,更觉素壁吹长风。
横梢屈铁苍皮健,恍惚垂云青一片。若非巫峡道中逢,定向华山峰顶见。
深林无人日色昏,萧瑟似有孤啼猿。苍根下走岩石裂,清响暝与溪流喧。
古来志士沦野草,每见良材叹枯槁。何如此树保天真,千岁高堂奉君老。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