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阳王花烛图(一作沈佺期诗)

唐代宋之问

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可怜桃李树,更绕凤凰台。
烛照香车入,花临宝扇开。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子中刘别驾

唐代王翰

刘君自是南州彦,嗜酒吟诗兴独狂。不以长鲸浮采石,却缘孤雁没蛮乡。

经纶事业谁堪拟,金石交情我最伤。料尔贤郎多少恨,独收遗骨返衡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霓裳羽衣歌

唐代鲍溶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
有时怨别无所惜。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
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此衣春日赐何人,
秦女腰肢轻若燕。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离离绕身白。鸾凤有声不见身,
出宫入徵随伶人。神仙如月只可望,瑶华池头几惆怅。
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致政李元古

宋代刘弇

膴仕委蛇四十秋,翻然归作赤松游。无瑕旧是千金璧,不系今如一叶舟。

举世风霜空末路,此身芝朮最良谋。新篇晚更追骚雅,何计从公乞愈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长儿韵语 其五

明代杨士奇

种禾必用薅稂莠,岂有薰莸可共藏。吾儿尽绝谗谀侣,即起芳名致福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同年彭紫岳出按关中

明代何吾驺

揽辔登车泰象开,洮河奔放始闻雷。七年辇下葵心苦,万里城头凤影回。

去日和风吹铁面,到时秋气肃乌台。离情一片悬骢马,疏草还看傍日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述怀答东田弟

明代张邦奇

六十不归去,八年空及瓜。
何时觞北渚,陪汝弈东沙。
仙构须依竹,吾庐亦寄槎。
赓吟犹有日,棠棣正敷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倪同知加冠服致仕

明代王鏊

行春露冕未须奇,章服还加去郡时。汉吏不求名赫赫,闽山犹怪去迟迟。

十年佐政心如水,七县生灵口似碑。我欲留君犹未得,江边父老亦奚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叔美挽词

宋代张纲

坦腹东床众莫奇,堂堂吾弟独君知。交亲未及亲三岁,沦丧俄惊共一时。

琴在我方悲子敬,礼存谁为哭言思。山阿幽室千年閟,挽语空吟靖节诗。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