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

唐代宋之问

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世薄人不贵,兹山唯白云。
宁知三千岁,复有尧为君。时佐激颓俗,登箕挹清芬。
高节虽旦暮,邈与洪崖群。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江郑堂募梓图四首 其一

清代缪荃孙

破屋寒檠自著书,书多金少计何如?画师代觅求金术,手写新图仿募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棠

唐代何希尧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诸葛忠叟初逢家塾池中产双莲求予扁榜并作五言勉诸甥

宋代许及之

淤泥生净质,妙观起凡心。少见人间瑞,谁栽满涧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元代张鸣善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烁石天气。素馨花一枝玉质,白莲藕样弯琼臂。门外红尘衮衮飞,飞不到鱼鸟清溪。绿阴高柳听黄鹂,幽栖意,料俗客几人知?

【幺】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庐山道中

明代皇甫汸

汉江非远窜,庐岳此经行。陟险凭云气,寻幽认水声。

香炉时隐现,石镜昼阴晴。缀壑青莲净,悬崖秀瀑明。

烟霞一投迹,松桂乃遗荣。雅抱丘中想,犹迷物外情。

将从逋客谢,徒愧昔贤名。今夜东林月,寥寥猿鹤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贤院食已度岭历宋胡诸庵转山夜归

宋代葛胜仲

击缶那能似漆园,销魂来访小桑门。仰冲云阵寻峰顶,细步泉流觅水源。

九里环观山向背,两舆归趁月黄昏。春风不识愁人意,柳暗花明自逐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寄伸仲先茔瞻云亭

宋代葛胜仲

衔哀负土记当年,白首来临涕泫然。宰树成行无鹿触,佳城卜吉自牛眠。

已乖綵服亲尝膳,犹幸纶封数漏泉。反顾云飞频怅望,孝诚宁愧斗南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抄四绝 其一

宋代周紫芝

湖上青山一水边,暮云楼阁九重天。春幡影里迎新岁,爆竹声中送旧年。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