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秋风吹明月,清光罗幽林。泠然下寒露,不觉滋兰襟。
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
真侣具茶果,趺坐同酌斟。炉烟出云房,古壁县素琴。
孤云何处飞,苔砌空行吟。抚景送征雁,遥忆山水音。
永日池馆閟,翳然此林水。夏绿绕涧荣,夕岚当户起。
飞鸟翔深竹,游鱼在清沚。览物契真赏,开筵进芳醴。
宾朋咏《大雅》,丝竹含流徵。意适神自旷,交亲情益喜。
凯风垂南沐,颓景汎西委。嘉会恒难得,世纷方未已。
凡此贤达人,希当慎玉体。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