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唐代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室人生朝

金朝元德明

新酒清浑共,糟床洗盏尝。平时唯欲醉,此日重难忘。

容服惭王霸,山林得孟光。白头翁与媪,万事听诸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居

唐代杜甫

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下堑万寻岸,苍涛郁飞翻。
葱青众木梢,邪竖杂石痕。子规昼夜啼,壮士敛精魂。
峡开四千里,水合数百源。人虎相半居,相伤终两存。
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西南失大将,商旅自星奔。
今又降元戎,已闻动行轩。舟子候利涉,亦凭节制尊。
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论。卧愁病脚废,徐步视小园。
短畦带碧草,怅望思王孙。凤随其皇去,篱雀暮喧繁。
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日暮归几翼,北林空自昏。
安得覆八溟,为君洗乾坤。稷契易为力,犬戎何足吞。
儒生老无成,臣子忧四番。箧中有旧笔,情至时复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主祠

宋代曾极

真珠帘下变离声,多少嫱妃掩袂听。
赢得牢愁三万斛,孤舟撑入大梁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寄孙三渠翁寿

明代霍与瑕

采菊复采菊,清露漙瀼瀼。绿叶间黄华,绰约美人妆。

美人在何许,河草忆中郎。矫矫少壮年,岭外度三霜。

江门有遗爱,甘棠毋剪伤。黄云紫水间,来往自慈航。

瞻彼厓山宇,至今耿辉光。去思何悠悠,芳闻复琅琅。

厚德流无极,令子嗣文章。交游海内英,太学声誉长。

贱子获追随,幸不弃踽凉。秋兰结同心,时菊步妍芳。

就此馥郁傍,野服被馨香。一别一十年,无路举瑶觞。

遥瞻堂上椿,岁月不可量。欲献此蟠桃,嗟嗟人异乡。

聊附采菊歌,琅函借辉煌。悠悠千里心,寒云天际黄。

去马问脩途,归舟绝沧浪。别恨兼远怀,碧空度鹔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夕午门赐观灯 其五

明代金幼孜

鹤驭云中下,仙人海上回。星桥连阁道,绛蜡炫蓬莱。

民物同遭遇,衣冠得重陪。酣歌称万寿,更上紫霞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何原琏先生哀挽

明代陈琏

圣主崇文治,先生际盛时。长年开马帐,白首拥皋比。

不忝文儒列,宜为学者师。持存恒凛凛,讲授每孜孜。

诗礼家声振,弦歌教雨施。人皆争敬仰,我幸获追随。

愚钝资相励,渊源未易窥。有心承训迪,岂意遽暌离。

立雪孤前愿,停云系寸思。方怀安信到,惊睹赴音来。

莫致生刍奠,空怀薤露悲。临风揾清泪,政自哭吾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真乘先入匡山谒栖贤后出塞访余相见次始知其父圆实信

明代释函可

相思每恨到来迟,把手相看喜复疑。万里髑髅当作伴,一瓢风雨自支饥。

伤心何限终难忍,开口仍留已尽知。最好匡庐双剑合,不禁回望白云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句 其十九

宋代晏殊

闲思北海银宫畔,谁驾丹山白凤凰。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