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灵泉何湛澹,飞下白云岑。皎洁飘空色,萦纡到海心。
庆源天独委,脩绠尔方寻。漱齿含清馥,为庐托静深。
紫蒲缘近隰,芳茝被幽浔。石几轻霏润,山楹积翠阴。
桂丛歌隐曲,杏树送清音。濠上抽玄绪,丘中寄素琴。
终然耸巨壑,聊复涤烦襟。抱瓮知余拙,青门且陆沉。
语响潭烟,橹鸣翠溪,他乡上冢人归。恰停桡枉叩,竹下双扉。
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与心违。羊昙已老,数行情泪,弹上君衣。
此去帆影霏霏。正茂苑莲红,笠泽鱼肥。叹吴中今岁,刈获全稀。
赁舂薄俗防人面,梁木萎、门户凋微。怜君归去,乳鱼轩下,怅煞斜晖。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