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窥幽汲远穷渺微,与世背若东西飞。老马龁草常苦瘦,蠹鱼食字宁能肥。
卿云迁愈去千载,强言我贵知者稀。搜抉怪奇姑自娭,那知炊断来朝饥。
桐城吴君名父子,秦王真气惊牖扉。肝鬲已作针磁吸,耳目尚隔烟雾霏。
斗文战艺日百合,短兵渠可斫重围。嗟予薄游经岁载,沙尘滚滚缁征衣。
燕市屠狗不可作,胡为尘网犹绁鞿。吴君吴君真健者,吾生舍子行安归。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