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唐代宋之问

巫山峰十二,环合象昭回。俯听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落,瀑水日边来。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唐代杨浚

茄冬西畔导双旌,俯瞰沧波似掌平。村落几家田畯宅,夕阳一棹估儿钲。

山荒草木秋声借,风定鱼龙昼睡成。谁上将军筹海策,堠亭把酒话屯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书有所见作

清代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规劝 读书 哲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淮阳还里中抵舍一夕即为通川之行

宋代张绍文

喜得归来席未安,又携书剑上江干。
莫陪亲戚话情愫,空指溪山说肺肝。
客路几程来杳杳,天涯二棹去漫漫。
故乡又被江云隔,写得诗成欲寄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李月海卷 其二

元代卢琦

翁居瑞岩阴,披云结精庐。夜玩海底月,澹然心与俱。

海水天地宽,明月何处无。丹成跨黄鹤,一举凌太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事

元代刘因

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回首见旌旗。
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岁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州问琵琶亭

明代王世贞

亦知迁地胜长沙,无那中年易忆家。裁唱楚歌头便白,不须遥夜听琵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明风雨怀光远

宋代郭祥正

少年多难复遭忧,自昔王孙故倦游。愁见清明归未得,小山风雨想天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元子发学士见寄

宋代范纯仁

二纪区区困宦游,相逢莫讶鬓先秋。清时无补身空老,往事难追涕旋流。

举世交情怜我少,经旬行色为君留。何时归去江湖上,风月同寻范蠡舟。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