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一寸金(尚书生日光州作。光州芍药甚顺,尚书为品次图之,故未句云)
东风雨足春芳早,天鸡一声春已晓。阳乌飞立扶桑颠,紫气虹光绕云表。
南山焕耸青巑岏,北山突兀苍龙盘。飞泉出峡山欲动,眼前似觉天河翻。
松山桧柏连崖嶂,楼阁亭台迷远望。行居坐作总优閒,断隔红尘几千丈。
松飘晴雪落鸥沙,想像吴兴学士家。墨妙亭中调舞鹤,碧澜堂外泊浮槎。
抱琴有客穿花坞,吠犬鸣鸡日将午。主人闻客未褰裳,童子迎宾倏开户。
白雪阳春曲暂停,好乘清兴共高登。蓬莱方丈知何处,羡门安期焉可凭。
江山风月应长在,山下游人岁更改。已见朱颜换白头,未会桑田变沧海。
古往今来事共然,荣枯开落事相缘。不如遍历佳山水,日日相携上酒船。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