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田征君

唐代宋之问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幽芳记十六首 其二 碧桃

明代彭日贞

仙种出瑶池,山中罕人见。不期结实多,期识春风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士潘碧山久游江湘间今以武功为石臼司警濒行索诗漫赋以赠

明代林弼

乍捧除书作宦游,犹谈相术动时流。新丰曾困鸢肩客,定远今多燕颔侯。

官舍喜居山水窟,故园空忆菊松秋。一瓢春酒何当共,九曲溪头明月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邢耿乃林学仲同舟赋赠

明代李之世

家乡南极尽,去路与天长。各自携孤剑,相将上野航。

扬舲遵水次,欣月挹山光。且喜偕心赏,计程未觉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王九鼎还五峰

明代吴与弼

四年三度款柴荆,更笃良朋永夜情。别恨又添他日梦,生涯何处一浮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过张太学因赠二首 其一

明代王世贞

忆昨丁年客,听歌子夜长。葡萄浓不泻,琼树俨分行。

别思花如霰,归途月似霜。重来但立壁,蜗迹在胡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 春雨

宋代汪宗臣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

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那东君、忒煞没纲维,春无力。

燕忙甚,泥浑湿。蜂愁甚,脾无蜜。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

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宋代陈普

金创可愈不容医,应念丁公相戹时。
不赖西风吹楚卒,千龙万虎亦何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符川逢次卿遂约同舟

宋代周紫芝

被褐念游客,落帆逢故人。晚岁风露寒,一笑樽俎春。

馀子岂不佳,数面聊成亲。平生不漫与,知君意良真。

少日共林壑,剧谈唾冠巾。皎然两玉壶,不受一点尘。

各以口腹累,老大成参辰。政坐造物儿,有意相怒嗔。

荏苒时不再,俛仰迹遂陈。秋风吹前溪,摇荡生碧鳞。

不如载扁舟,相视聊饮醇。醉听篷底语,共卧南溪垠。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