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别路寒山外,佳期皓月边。如何今夜梦,仍作想夫怜。
叶已题红去,人空在眼前。凄凉抱柱意,零落采萧篇。
有恨春偏老,无书雁不传。蚕丝终自结,荷露岂成圆。
易隔相思地,难忘离恨天。因思解佩日,翻忆献珰年。
倦绣情仍剧,怀春思未捐。晚风垂柳暗,初日映霞鲜。
弱益花前媚,颦生病后妍。妆成娇似凤,人竞指如仙。
价并时年重,心俱白日悬。锦衾欢伴宿,鸳缕喜同牵。
珍重三更枣,踟蹰一夜眠。因缘真好恶,去住得迍邅。
自别眉端月,长乖足下莲。秋兰正堪把,愁绝为谁搴。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