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凄凄风露滋,靡靡尘霭屏。已忻庐舍清,未苦裘褐冷。
眠食味尤嘉,起坐日尚永。虚天照积水,精鉴出幽矿。
石莹见山棱,林疏觉窗囧。黄花宿蕊破,艳艳晨妆靓。
频寻远径香,每爱苍池影。为谁佳色鲜?慰我贫斋静。
寒醅出家法,异果得他境。甘腴馔新兔,丑怪荐修螷。
幽闲重时节,老大珍物景。献酬兴未薄,比讽思犹骋。
况同亲戚欢,讵匪田野幸。俱醉任栖鸦,烛炬尚可秉。
十年用兵九不熟,人家有田不种谷。尽枯膏血作军储,却买官糟贮饥腹。
富者鬻田贫鬻妻,夜困桁杨晓敲朴。长腰一粒不下咽,输入官仓常满屋。
昔年贯朽内府钱,诸公何苦开汉边。自从胡马饮江水,便恐黔首流饥涎。
黄尘白骨尚满眼,锦裘绣帽谁当前。烹羊炰羔固不恶,饥民食糟真可怜。
元侯幕下短主簿,肯与斯民作调护。不愁吏考拙催科,宁脱青衫赋归去。
詹侯老文称大手,乐府诗高古无有。安得狂歌彻圣明,便叱风雷清九有。
却驱群贼作良农,还我昭陵旧丁口。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