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何兆

唐代李端

文章似扬马,风骨又清羸。江汉君犹在,英灵信未衰。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友人江顺德连日留饮分韵赋诗得日字操笔立成

宋代汪炎昶

峰兹秋翠稼,禾黍晚露湿。
虽然诗兴多,其奈归情急。
清逼蓼花风,热薄桐阴日。
社酒欲娱亲,岂不怀宴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何子元参政迁秩太仆走贺二首 其一

明代边贡

京洛煌煌尺五天,姓名今喜万人传。中州节钺分藩地,西极风尘出塞年。

新职似同还典午,旧游争说是登仙。河梁别意真堪画,谁起江门沈石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李公冬日成茆屋四首用韵 其二

明代释函可

不识长安乐,何如东海隅。夜寒闻鹤语,榻短学僧趺。

兴至诗涂壁,饥来雪满盂。西邻迁客在,镇日待招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溪为许上舍乃弟题

明代魏时敏

高人真雅淡,卜筑傍幽溪。碧草侵阶长,青山入户低。

华源应咫尺,流水自东西。读罢无馀事,春风听鸟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遇 其二

明代张家玉

奔走孤臣胆备尝,死生谁复问苍苍。兽蹄鸟迹交中国,雾惨烟荒满战场。

昔日人谋应有定,如今天命不于常。江山无限凄凉泪,拭向西风洒夕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家书偶怀

清代刘开

回首征车出故林,浮云满地起层阴。临行已觉无他语,别去偏多不尽心。

人事半从春后改,江波流过汉阳深。东归久报芳洲隔,更听孤鸿月下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鄜延凯歌 其五

宋代沈括

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剑背打回回。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州慢

宋代赵文

京浙尘埃,闽峤风霜,不觉催老。封侯事付儿曹,懒把菱花频照。

明光赋笔,那知白首山中,年年管领闲花草。叩角夜漫漫,问何时能晓。

堪笑。空有传世千篇,正似病呻饥啸。欲傲王侯,早被王侯相傲。

盖棺事定,即今老子犹龙,荣枯得丧浑难料。无酒不须愁,问黄花知道。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