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徬徨守先训,焉敢欺后昆。此世无是非,同异徒相因。
吾道流为名,久已丧厥真。性澹时愈乖,安得不长贫。
孤踪岂足尚,黔娄乃无邻。矫俗非夙志,维当尊所闻。
偃鼠腹易满,促弦无缓音。去去勿复道,终焉从予心。
廓哉二仪,至道克塞。孰是仔肩,元夫有则。被仁弘义,渊毅方直。
四国景行,其仪不忒。
精一之旨,往哲肇宣。汇流洙泗,实浚其源。繄余季父,独刊陈筌。
居然堂奥,德业攸尊。
植德既丰,秉节维纯。绝彼奸回,济此国屯。乃丁阳九,越在隐沦。
志存身晦,卓尔天民。
丘园适贲,性学阐敷。朋来豫乐,斯人为徒。周旋謦咳,允著嘉谟。
冥于化运,曷问荣枯。
滔滔末世,情欲是縻。垫乎昏瞀,惟父振之。履道坦坦,慎言偲偲。
抉微修慝,玄襟匪夷。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