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旧居

唐代李端

野菊有黄花,送君千里还。鸿来燕又去,离别惜容颜。
流水通归梦,行云失故关。江风正摇落,宋玉莫登山。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神 其五

南北朝谢朓

俾栖粮,维万箱。皇情畅,景命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牧童

唐代隐峦

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朝阳未出众山晴,
露滴蓑衣犹半湿。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
三个五个骑羸牛,前村后村来放牧。笛声才一举,
众稚齐歌舞。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 其四

明代王夫之

大圜如规,旦昏各半。道枢不留,气毂时转。理随象宣,通于一贯。

如镜取影,但窥其面。坤不外生,乾非中窜。其去非亡,其来非幻。

屯隐四阳,鼎阴未现。非有有无,唯徵舒卷。静言念之,即经为变。

险易盈虚,穷通萃涣。岂不我繇,何为外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甘泉书院 其一

明代王渐逵

甘泉宫是祝融宫,一脉昆崙贯始终。何处至人栖隐地,石台烟磴识仙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明观白水二首 其二

明代王守仁

千丈飞流舞白鸾,碧潭倒影镜中看。藤萝半壁云烟湿,殿角长年风雨寒。

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卜居断拟如周叔,高卧无劳比谢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雀谣

清代吴屯侯

八月黄雀生,九月黄雀飞。飞来飞去啄禾黍,禾黍欲空黄雀肥。

原头网罗日相逐,嗟汝身肥命亦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润州庞籍

宋代范仲淹

北固高楼海气寒,使君应此凭栏干。
春山雨后青无限,借与淮南洗眼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津梁方丈

宋代郭祥正

转山楼阁路相通,屡得分经丈室中。六入循元无重浊,三缘故断出樊笼。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