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周颂·载见

先秦佚名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诸侯初次朝周王,求赐王朝新典章。蛟龙旗帜随风扬,车上和铃响叮当。马辔铜饰光灿灿,美丽饰物闪光芒。相率拜祭先王灵,孝敬祭品请神享。祈求神明赐长寿,保佑日子用安康,赐予幸福无穷量。文武兼备诸侯公,先王赐予你多福,使你事业永辉煌。

注释
载(zài):始。
辟王:君王。指周成王。
曰:同“聿”,发语词。厥:其。章:典章法度。指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郑笺》:“此诗始见君王,谓见成王也。曰求其章者,求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也。”
龙旂(qí):画有蛟龙图案的旗,旗竿头系铃。阳阳:鲜明。一说即“扬扬”,旗

鉴赏

  按周时庙制,太祖居中,左昭右穆,文王为穆,则武王为昭,故称昭考。因此,“载见辟王”的辟王便是成王。“载”训始,助祭诸侯的朝见则在成王即位之时。成王是由周公辅佐即位的,只是名义或形式上的君主,实权则掌握在摄政的周公之手,诸侯助祭的隆重仪式当亦是周公一手策划安排,其用意自然是让成王牢记先王遗训,继承并光大先王遗业。周公极尽摄政之职,时时注意对成王的规劝乃至管教,《尚书》中的一篇《无逸》便是明证。诸侯“曰求厥章”,恐怕年幼的成王也无法应付,只能由周公作出权威性的答复。旧说《周礼》为周公所作,法度典章他当了然于胸。如此看来,《周颂·载见》的祭祀对象与《周颂·雝》不同,祭祀时的背景也大不一样。《诗经传说汇纂》所说“一以显耆定之大烈弥

  

创作背景

  《周颂·载见》是一首祭祀乐歌,产生于周成王时期,其祭祀对象是周武王,是周成王初即位,率领前来朝见的诸侯拜谒武王庙祭祀求福的诗。《毛诗序》谓“始见乎武王之庙也”,朱熹《诗集传》亦云“昭考,武王也”,后世诸家于此无异辞。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765-766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75-676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华山诗十二首 其八

明代邓云霄

双华中分诧巨灵,丹青面面削银屏。阴崖雪积岚光冷,古峡龙藏雾气腥。

百二关河分地轴,三千世界拱天庭。谁能话尽开山事,欲访希夷尚未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残腊送式祖侄

明代何巩道

凄凄风雨渡头人,又买轻舟出水滨。叶坠老红争送腊,草垂新绿渐知春。

乱离不借文章力,飘泊难逢骨肉亲。归去敝庐梅正好,一尊村酒莫辞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五首 其四

清代李慈铭

新月当帘,微风生树,绣勒同逐香车。韩潭西去,灯影记苏家。

难得蓬瀛俊侣,商量到、银勺红牙。偏容我、坐头白发,移近一枝花。

周遮屏镜侧,分飘罗袂,小叠蛮韡。更掩扇清歌,娇倚窗纱。

笛里分明旧恨,潇湘水、不到天涯。空赢得,青衫老泪,重与洒琵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沙吊买谊宅

清代黄遵宪

寒林日薄井波平,人去犹闻太息声。楚庙欲呼天再问,湘流空吊水无情。

儒生首出通时务,年少群惊压老成。百世为君犹洒泪,奇才何况并时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下·房玄龄

宋代陈普

周公制礼凤凰呜,渠肯抽戈指建成。
李勣牛山犹雨露,玄龄夜气失澄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仲春溪行即事

宋代汪莘

竹外夭桃分外明,一枝折得绕溪行。
春风谁道全无主,胡蝶飞来花上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三首 其三

元代倪瓒

白鸥飞处夕阳明,山色隔江眉黛横。试看三高祠下水,悠悠中有别离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拜孙花翁墓下

元代仇远

水仙分地葬诗人,一片荒山野火焚。
荐菊有亭今作圃,埽松无地漫留坟。
蜗牛负壳黏碑石,老鹳攜雏入陇云。
欲把长箫歌楚些,却怜度曲不如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