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少府赴夏县

唐代李端

虽为州县职,还欲抱琴过。树古闻风早,山枯见雪多。
鸡声连绛市,马色傍黄河。太守新临郡,还逢五袴歌。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退院诗十四首 其三

明代释函是

厌事久思云外室,爱身仍托寺边身。鼓钟梦里惊如昨,眠食时来得任真。

闻道郡城多斥堠,焉知溪上有閒人。投閒若更受閒累,到老何年是了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赵叔问过别留夜话偶阅鲍溶诗有感用韵作

宋代程俱

磨蚁不停足,故交益无多。向来苕溪梦,但有高轩过。

昂昂芝田态,长饥玉山禾。顾我老且穷,吹毛从鸟窠。

何当寂寞滨,纫兰共扪萝。非无烟霞志,奈此饥冻何。

言离更踌躇,参横照斜河。为公睇金台,慷慨徒悲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册中四画送方比部之金陵 其三 松风琴鹤

明代欧必元

驯雉堂清海月残,政成琴在几年看。谁将一曲南薰操,散作临岐别鹤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陈道士处静轩 其三

明代李昌祺

虚室原生白,寥寥一榻清。石坛云影度,金掌露光凝。

叩齿宫神集,斋心道气澄。三尸能斩却,铅汞自然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邢州郡斋同于鳞分赋十二体得遗字

明代王世贞

毋论踯躅三辅,且共沈冥一卮。为郎我甘牛后,纵饮汝亦鸱夷。

比邻万里长在,片言千秋所遗。抗手诘朝为别,太行白云纷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香炉峰

宋代黄庭坚

香炉不铸石陶甄,鼻不闻香眼见烟。
上有文殊师利塔,好将一瓣此中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希父删定惠近诗一轴成四韵谢之

宋代郑刚中

小砑花藤字画精,五言重喜见长城。工深斧凿浑无迹,意静波澜转觉平。

湖上幽奇君胜赋,笔端芜陋我堪惊。贪多独有珍藏计,他日山间要眼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 赠珠帘秀

元代冯子振

凭倚东风远映楼。流莺窥面燕低头。虾须瘦影纤纤织,龟背香纹细细浮。

红雾敛,彩云收。海霞为带月为钩。夜来卷尽西山雨,不着人间半点愁。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