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过汪北鱼香南斋时,携琴僧墨隐、画史吴冠英,游大小石湾,久待不归,赋此却寄四首 其二
海岳搜寻小洞天,桃花迎笑识诗颠。屐喧灵运惊山贼,琴抚成连续水仙。
缁白谈禅参马蹋,丹青写本待龙眠。只愁采药迷归路,饭熟胡麻定有缘。
古寺凭崇冈,苍烟荫乔木。攲斜屋鳞比,缭绕墙带束。
何人辟层轩,延客寄遐瞩。醉赏菊坡下,客意岂在菊。
念昔居此地,名世尽儒服。师旷贤多知,苍史圣重目。
台成竟谁游,事去不容局。梁王高帝孙,名字亦不辱。
当时盛歌舞,肯使后人逐。陈迹今故存,新池为谁绿。
感叹世上事,反覆如转烛。请君听钟鱼,尚想吹紫玉。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