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泊舟亭林湖,突兀空王宫。当时读书处,鸟雀呼秋风。
前瞻两金山,抃舞波涛中。眷兹一篑力,克配千仞崇。
恐有文字藏,中夜飞白虹。荒哉梦中语,且复诳儿童。
我亦有书癖,五经老未通。草堂可遂结,当作两希冯。
退食自莲幕,鸟下吏人散。绿槐初霁雨,高轩正萧爽。
焚香理吾琴,襟抱绝尘坱。凄凄鸾鹤吟,飒飒松风响。
春陇雉登木,晓日牛鸣盎。孤臣抱幽怨,壮士歌慨慷。
泠然会深趣,千古心独往。师涓不复作,雅调竟谁赏。
愿为南风诗,排云献天上。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