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夜寻太白道士

唐代李端

雪路夜朦胧,寻师杏树东。石坛连竹静,醮火照山红。
再拜开金箓,焚香使玉童。蓬瀛三岛至,天地一壶通。
别客曾留药,逢舟或借风。出游居鹤上,避祸入羊中。
过洞偏回首,登门未发蒙。桑田如可见,沧海几时空。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润州城

唐代丘为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
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昌怀古十咏·吴王宫

宋代白玉蟾

不将胆命付周郎,安得儿孙见太康。
三国兴亡成梦事,一川烟草断人肠。
黄旗紫盖伊巴蜀,翠殿朱楼自武昌。
纵谓西山非王气,金陵能得几时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溪庵放言十首 其六

宋代刘克庄

少而汲汲皇皇,老犹踽踽凉凉。即今归□□□,□□起瞻四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壬辰岁除喜雪

宋代韩琦

祈雪经冬未应人,岁除方喜六花匀。解苏民望终为腊,要入时宜不在春。

欲使休祥同节贺,更教生物及年新。明朝元会排天仗,万玉相辉拜紫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游梁溪二首 其二

明代柯潜

避暑芳林下,流觞碧水边。菹抄香藻嫩,脍切锦鳞鲜。

雨气凉襟袖,莺声替管弦。酒阑天欲暮,醉倚白云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赠端溪子二首 其二

明代李梦阳

智者尚高契,达人慕希声。旷世有相感,同时怅难并。

烈风起玄朔,百卉忽以零。登高望所思,慨焉念徂征。

鸿雁序翅飞,麋鹿呦呦鸣。为言明馨子,盍簪终有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孙齐之吴下见寄

明代欧大任

阊阖城头白雁声,书来千里见平生。我从海峤游方适,君已天台赋早成。

马队不妨犹讲肆,蚁陂何必但藏名。三年欲报相思字,惟有梅花驿使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月二十三日犹在仪真馆二首 其二

元代郝经

二月还如夏,炎蒸郁震惊。迅霆侵骨冷,飞电透心明。

海气沾衾湿,江声拍枕平。从今休禁火,一雨万家生。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