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故山赠司空曙

唐代李端

汉主金门正召才,马卿多病自迟回。旧山暂别老将至,
芳草欲阑归去来。云在高天风会起,年如流水日长催。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司马彪续汉志

唐代李世民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前史殚妙词,后昆沉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
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讨论穷义府,看核披经笥。
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疏雨

明代殷奎

庭旷疏雨响,夜凉归思多。缄书未能寄,流恨满烟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神仙曲

明代徐庸

吾闻古神仙,不与凡人同。或游昆崙西,或寓蓬莱东。

汗漫不计日,往还长御风。九节长岩下,三花开洞中。

恨乏双羽翼,无由得相从。不如师圣贤,实德存吾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 潇湘小八景词 其一

明代王夫之

插青天、俯临图画,一壁翠光欲滴。炎风吹断阳禽影,认得孤峰回翼。

如相识。记寒声、萧萧咽尽霜华夕。望中何极。尽帘压千丝,窗飞一缕,垂幕笼轻碧。

回首处,犹记当时踪迹。危亭斜倚南陌。满城春滑笙歌腻,消尽银缸夜色。

君莫惜。君不见、黄沙汉使无消息。秦关坐隔。听沙岸残更,野塘晓阵,总似三生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鸡塘

清代吴振棫

竹鸡啼处滑春泥,湘草如烟剪碧齐。睡起一声渔笛远,片帆斜日洞庭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扬州怀古十六首 其十一

清代何震彝

扬子秋深落寞潮,昏黄冷月咽琼箫。谁知蔓草荒烟外,即是当年拱四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亭怨 为俞廙仙题卧游图

清代王闿运

记曾探、山阴春晓。思发花前,兴先云到。王谢风流,远情都说宦游好。

玉骢珠舫,刚一洗、酸寒稿。况鹤畔琴边,自指点、年时游钓。

吟啸。正汾阴听雁,又是洞庭秋早。渔蓑豸绣,总不负、江山文藻。

更到处、胜侣高朋,闲添入奚囊诗料。但展卷看题,空想图中三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至真州第五十九

宋代文天祥

万里长江边,去国同目粲。
青山意不尽,皇天照嗟叹。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