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寺病居喜卢纶见访

唐代李端

青青麦垄白云阴,古寺无人新草深。乳燕拾泥依古井,
鸣鸠拂羽历花林。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
一卧漳滨今欲老,谁知才子忽相寻。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游三游洞

清代罗宏备

蕙服芒鞋早办装,重来携酒兴犹狂。临风野啸随溪响,出谷春衣带草香。

洞口土花封古字,山腰人影动斜阳。扪岩姓氏谁堪语,一片寒碑白侍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乙未元日赋得东望望春春可怜二首 其一

明代郭之奇

东望望春春可怜,君恩犹许傍林泉。薇山枉忆黄虞代,桃水应忘魏晋年。

日月为余光早到,风云出此气弥添。春容无数飞前壑,心远方知有地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端阳日池亭对雨

明代朱诚泳

何事秦人怜楚节,家家蒲酒相怡悦。苫居嗟我久忘情,停诵蓼莪罢朝谒。

肩舆暂出坐池亭,悠然喜见南山青。忽惊头上黑云起,四檐飞瀑声泠泠。

却忆吴侬当此日,竞渡龙舟逞飞疾。锦幖夺得气凌人,不管沈骸坠蛟室。

从来楚俗恤无辜,千古犹怜屈大夫。角黍綵丝传故事,三闾精爽今存无。

为话前贤挥玉麈,汨罗江远伤遭遇。离骚读罢鉴前王,谩听淋漓池上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某平乐守

明代张弼

君侯去作平乐守,地接三湘带九疑。四季天时多暑湿,千年土俗半华夷。

道乡祠庙风烟古,帝舜旂裳日月低。铜鼓何须问鸡卜,圣恩未许久栖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送实甫

清代恽毓鼎

万里从兹始,依依祖帐歌。绣衣唐察使,蒟酱汉牂牁。

春色随人远,江流出塞多。先公有遗爱,莫更叹蹉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月十七日昧爽

清代郑孝胥

晓雾殊未明,坠月欲无焰。楼头弹指人,忽有山河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定号和禹玉内翰

宋代欧阳修

衡鉴◇叨选,英豪此所锺。
古今参雅郑,善恶杂◇共。
挥翰飘飘思,怀奇落落胸。
披文惊可畏,奏下始开封。
但喜真才得,宁虞横议攻。
欲知儒学盛,首善本三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黄冈胡稚香先生

清代朱克柔

冬山奇翠剥不落,再拜今见胡先生。天下承平杰士老,鹰雕翻多乡里名。

兄亡弟废分产渰,八口并合一而三。有母有母耄更甘,入门一笑风澈骭。

万金委托常在腕,袖中萧萧卖田判。咸同上下嬉天狼,出没黄麻百战场。

先生时作绿鬓郎,落日横殳每跳踉。欲走从军亲在堂,矧今慈竹严高霜。

酒酣纵谈胡益阳,中兴大业网挈纲。呜呼皇天哀民命,三十鳏鱼自贞劲。

行年半百未为衰,益阳中丞傥见之。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