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友人宰湘阴

唐代李端

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蒹葭无朔雁,柽栝有蛮神。
传吏闲调象,山精暗讼人。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悼亡

清代神一

萧萧鉴玄夜,幽室生微凉。眷言念君子,沈痛迫中肠。

音徽日以杳,翰墨犹芬芳。灵帷空萧条,斋奠直荒唐。

举声百忧集,泣涕不成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达兰河

宋代耶律铸

陈云压地势填空,鹅鹳飞驰欲得风。龙战未分天欲莫,不知谁复是虞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温县尹 其一

明代林弼

双溪水绕新县绿,溪上桑麻春雨足。鸡犬不惊牛犊閒,野人笑语喧溪屋。

县有贤尹温如玉,知我民情谙土俗。阳春布泽百里均,不问深山与穷谷。

木樨无瘴烽无烟,公馆潇洒如神仙。松边拄笏看山色,竹外援琴听涧泉。

黄童白叟思借贤,鼓舞春风又三年。会稽未羡昼锦旋,玉麟金虎看腰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打姑恶二首 其二

明代董纪

姑恶何恶怨未终,世人至今无此风。尔啼莫来近我屋,我姑不与尔姑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学士以海棠双鹊图赠其弟归求题 其二

明代杨士奇

万里京华临别日,海棠花发欲春深。遥知晴鹊先将喜,啼满龙津碧树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送吴师入洛四绝句 其三

明代胡应麟

二室东西并拂天,中天楼阁拟云烟。抽毫绝顶嵩峰上,一线黄河坠槛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胡生

明代王世贞

晚途颇厌常,胡生实奇绝。磊落饶意气,昂藏秀风骨。

春城喧吴趋,弦管中夜发。忽弹广陵散,寄思在寥阔。

泠然中心赏,焉能媚时悦。无竽耻齐滥,有璞甘楚刖。

少年易窥人,不为儿曹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解连环

宋代黄廷璹

乍寒帘幕。愁灯花正结,又还轻落。弄瘦影、瓶里梅梢,为谁缀陇头,向来新萼。万古千今。算惟有、别情难托。把潘郎鬓绿,尽付雁声,几度寥寞。扁辰暮江旧泊。记携觞就折,烟翠犹弱。温过却、歌夕吟朝,问天道何时,素纤重握。想得文姬,近更苦、云衣香薄。待更阑、试寻梦境,梦回更恶。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