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人有亡斧者

先秦吕不韦 撰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的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像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山沟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之后有一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的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注释
者:有个丢掉斧子的人。
亡:丢掉,丢失。
意:同"臆",估计,怀疑,猜想。
谷:山谷,地窑。
其:指代邻人之子。
窃:偷盗。
无为而

故事

  《人有亡斧者》讲述的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原来客观事物的原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

  不要多疑,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心态。

  不要随便猜疑别人。

  

参考资料:

意义

  《说符》宣扬了先秦道家“理无常是,事无常非",以“道”修身等思想观点。 《人有亡铁者》这则寓言,作者批判了那种根据主观臆测去观察事物的思想方法,在此同时,论述归结到“心术”、“立道”的命题上去,符合了《说符》全篇的宗旨。

  这则寓言,讽刺那些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事物、凭“想当然”作出判断的主观唯心主义者。

  

参考资料: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山畿二十五首 其十六

隋代佚名

摩可浓。巷巷相罗截。终当不置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后登楼用沈西潜韵 其二

明代顾清

冻云飞散晓来天,举目青山九点全。竹笋迸阶犹带雪,柳枝低槛欲生烟。

閒寻广受还乡事,偶到机云入洛年。八百里封还若此,龙阳何况木奴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中作

唐代钱俶

廊庑周遭翠幕遮,禁林深处绝喧哗。界开日影怜窗纸,
穿破苔痕恶笋芽。西第晚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结冰花。
谢公未是深沉量,犹把输赢局上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黄尚书帅蜀

宋代王炎

六蜚驻跸临东吴,益州远在西南隅。
君王右顾入念虑,选用名德分麟符。
文章政事俱第一,袖手未肯持钧枢。
清献之清过于水,忠定之信孚豚鱼。
二贤寂寂未有继,蜀人惟恐公来迟。
溯江万里飞鹢首,祝公善保千金躯。
发须未见一丝白,归来便可居丞丞疑。
清时缓带镇方面,问民疾苦勤褰帷。
颇闻今蜀与昔异,昔日民肥今已臞。
愿言细意护根本,要令可与同安危。
更须推毂拔人物,勿念折箠笞羌夷。
想见明年初下车,锦官城里花正都。
四郊按堵但耕凿,春风荡漾随旄麾。
遨头一笑父老贺,九重不用忧坤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仙学堂

宋代李仲光

天人异所禀,事物皆生知。
强名仙学堂,此语将谁欺。
我欲借隙地,虚檐敞茅茨。
琅琅诵玉章,勉力探希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字令 释宗

宋代王玠

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

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

为言向上家风,纤锋快利,透石刚如铁。三界圆通无所住,随处应机明彻。

芥纳须弥,珠含罔象,朗耀悬秋月。寸丝不挂,即同诸佛齐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芍药五首 其四

宋代张嵲

浅白轻黄皆异态,还如妒宠各低垂。暖风一阵涂香烈,午酒醺酣嗅蕊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庭寒夜寄梦得

唐代白居易

庭小同蜗舍,门闲称雀罗。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
老睡随年减,衰情向夕多。不知同病者,争奈夜长何。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