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周颂·载芟

先秦佚名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诗经 祭祀 乐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又除草来又砍树,
田头翻耕松土壤。
千对农人在耕地,
洼地坡田都前往。
家主带着长子来,
子弟晚辈也到场,
有壮汉也有雇工,
地头吃饭声音响。
妇女温柔又娇媚,
小伙子们真强壮。
耜的尖刃多锋利,
南面那田先耕上。
播撒百谷的种子,
颗粒饱满生机旺。
小芽纷纷拱出土,
长出苗儿好漂亮。
禾苗越长越茂盛,
谷穗下垂长又长。
收获谷物真是多,
露天堆满打谷场,
成万成亿难计量。

鉴赏

  全诗三十一句,不分章,但有韵,是《周颂》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几篇有韵诗中用韵较密的一篇。

  全诗虽未分段,其叙事自成段落,层次清楚,前二十一句可算是第一部分,后十句算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依次叙述以下内容:

  首四句写开垦。描写了有的割草,有的刨树根,一片片土壤翻掘松散,“千耦其耘”,遍布低洼地、高坡田,呈现热烈的春耕大生产景象。“千耦其耘”的“耘”字,单释为除田间杂草,与“耕”合用则泛指农田作业。开垦时重在耕(翻掘土壤),这里是为了用韵,略为“耘”,实即“千耦其耕”。所谓“耦耕”,是上古一种耕作方式,即二人合作翻掘土壤。如何并力,可有几种形式,如挖掘树根,宜对面合作;开沟挖垅,不妨并肩;盖使

  

创作背景

  这篇诗是周王在秋收后用新谷祭祀宗庙时所唱的乐歌,一说是春天籍田时祭祀社稷的乐歌。它创作的时代,从诗的内容、在《周颂》中的编排及其艺术风格来看,当在周成王之后,晚于《周颂·臣工》《周颂·噫嘻》等篇。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775-778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87-690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薛田察院咏雪三首

宋代魏野

七字空吟六出花,与君无酒祇烹茶。
门前俱绝行踪迹,还似袁安卧在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检讨年丈以足疾辞归天台 其二

宋代员兴宗

天台真人分天章,曾为诗翁扫秕糠。公过故山忽呼出,物从众昧视荒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陈司马孔震 其二

明代佘翔

仙踪何处醉屠苏,囊里长悬五岳图。独倚扁舟怀下榻,九峰山外白云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菊对芙蓉 书壁

明代刘侗

华紫移枫,荷香在桂,又成一种风光。正轻寒气候,好整衣裳。

几时送却堂前燕,计云程、故国烟茫。游人何事,独胜秋色,犹殢他乡。

空有回文锦句,尽听残白露,挨过重阳。任青楼赏遍,酒永歌长。

千里平安慵启帙,都忘却、家在湖湘。芦蓼池塘。芙蓉亭沼,橘柚垣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投赠池阳太守黄恺衷亲家

明代张萱

投辖情偏洽,开尊语更真。君今五马贵,我已二毛新。

男女能催老,丝缗不厌贫。相期百年意,慎勿染风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失题

明代林克明

满耳江声震巨鼍,朔风吹雨已无多。平生拂袖思浮海,今日临流叹逝波。

霜雪未应侵短鬓,乾坤聊此发长歌。纷纭万事伊谁说,且更烧茶醒醉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张助甫擢宁夏中丞喜而有作四首 其四

明代胡应麟

廿载登坛识蒯缑,欣传持节到凉州。风高汉壁初行塞,月满胡床独上楼。

骠骑三千呈角抵,蛾眉二八奏箜篌。青油岂少观棋兴,目断关山是陇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常引

元代许桢

西池池上好新亭。红翠斗娉婷。翠盖几翻倾。听水上、红妆笑声。

归来乡社,不关尘事,活计问樵青。世事一毫轻。看西泠、晴云暮横。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