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滥竽充数

先秦韩非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注释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骗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骗子就难行骗。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假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
使:让。
必:一定,必须,总是。
南郭:复姓

故事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的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启示

人物点评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竟然可以得到赏赐,一旦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南郭处士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优点:能够毛逐自荐,主动请缨;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而不被识破;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非一般人可以想象;而后主动下

  
韩非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二首 其一

近现代释敬安

古洞云深别有天,偶携僧侣此安禅。数椽茅屋牵萝补,一枕寒松伴鹤眠。

习定每从岩腹内,生涯尽在钁头边。山居寂寞无烦恼,火种刀耕效昔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方干先生

唐代翁洮

由来箕踞任天真,别有诗名出世尘。不爱春宫分桂树,
欲教天子枉蒲轮。城头鼙鼓三声晓,岛外湖山一簇春。
独向若耶溪上住,谁知不是钓鳌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考亭朱夫子祠

明代何乔新

嘉树何莞莞,方塘亦溶溶。溪山幽胜处,中有夫子宫。

慨自孔孟殁,秦坑焰复红。吾道殆欲熄,斯人如盲聋。

天未丧斯文,乃启洛水翁。茫茫寻坠绪,恳恳开群蒙。

夫子振其后,超然盖世雄。六籍重研究,心与往圣通。

长风扫阴翳,皦日行晴空。明王旷不作,天下孰予宗。

䲭枭噪威凤,蜿蜒嘲神龙。携持二三子,讲道空山中。

昕夕弦与颂,衿佩何雍容。至今建溪上,断断驺鲁风。

乘鹥溘遐逝,声光赫无穷。嗟予生已晚,慕道恒忡忡。

少壮不自力,倏觉头欲童。兹晨款门墙,再拜涕沾胸。

九原如可作,执鞭以相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夕舟中同马元龙夜话

明代袁宏道

夜深蜡燄残,月色净诸峦。近水临窗语,和烟带树看。

貌兼杉影瘦,思入井冰寒。办得一番死,参禅也不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从事邀集酒楼观女乐即席赋此送唐之歙中

明代胡应麟

锦缆黄河忆共来,辉煌袍笏下蓬莱。风流暂借莲花幕,意气频呼竹叶杯。

海上昼游还越郡,天涯春色遍秦台。双驺倘憩齐云石,为扫题名旧绿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二弟侍亲将至京师书多言二弟为县之美

宋代曾巩

嗟予怀抱徒蠢蠢,二弟胸中何落落。政如鲁卫各驰骋,文似机云饱磨琢。

坐曹风义动江淮,为县声名到京洛。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

我于两处抱饥渴,恨寄一官如束缚。周南留滞勿复论,平陆可来无厌数。

慈亲况不倦行役,官长幸复宽期约。似闻笑语已仿佛,想见追随先踊跃。

共眠布被取温暖,同举菜羹甘淡薄。山花得折随好丑,村酒可醉无清浊。

屈伸有命更勿疑,细故偶然皆可略。春风为子送帆樯,速放船头来此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卢沙弥小师

唐代姚合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
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
嫌我身腥膻,似我见戎夷。彼此见会异,对面成别离。
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
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具诗。钓筒

唐代陆龟蒙

短短截筠光,悠悠卧江色。蓬差橹相应,雨慢烟交织。
须臾中芳饵,迅疾如飞翼。彼竭我还浮,君看不争得。
韩非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