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唐代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写风 思念 友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
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
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注释
苗发、司空曙:唐代诗人,李益的诗友,都名列“大历十才子”。
临牖(yǒu):靠近窗户。牖,窗户。
故人: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沾:一作“沿”。苔(tái):苔藓。
何当: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

鉴赏

  诗题曰《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李陵《答苏武书》)。风,是古人常用来表示怀念、思恋的比兴之物,“时因北风,复惠德音”表现了对故友的怀念,“故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又为对故园的思恋。又,风又常用以象征美好、高尚。孟子云:“君子之德,风也。”因风而思故人,借风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比兴。此诗亦然。这微风便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也是结构全诗的线索。

  诗从“望风怀想”生发出来,所以从微风骤至写起。傍晚时分,诗人独坐室内,临窗冥想。突然,一阵声响惊动了他,原来是微风吹来。于是,诗人格外感到孤独寂寞,顿时激起对友情的渴念,盼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益在一天傍晚时临窗独坐,因想念好友苗发与司空曙而作的,具体作年未详。  

参考资料: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唐代杜甫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写景 自然 热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贾岛野居

唐代张籍

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崧高诗为九江赵使君寿

宋代杨冠卿

旱既太甚,以祈甘雨。
零雨其濛,介我稷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梅子玉州判升同知

明代袁华

昆山古娄县,肇自秦汉置。沿革无靡常,东西屡迁治。

张昭首锡爵,习俗颇醇粹。徂晋历唐宋,天挺生人瑞。

王李文武才,范卫廊庙器。流风尚不泯,比屋敦礼义。

伟哉教养功,必藉循良吏。皇元集大统,经国远垂制。

乃俾县升州,秩视古男卫。牧守责匪轻,考最备五事。

州介江海交,梯航四方至。击筑吹笙竽,化居联甲第。

迩年兵旅兴,连营举烽燧。征输星火急,惨惨民日瘁。

不有贤者出,何以慰憔悴。夫君列仙胄,来作州佐贰。

炯然玉壶冰,岂受纤芥翳。忍穷如铁石,蔬食不二味。

绣衣观民风,徒步屏车骑。察君能尽职,务德布恩惠。

上卿太尉府,待君位不次。区区贪墨徒,朘剥崇货利。

事露藉其家,窜殛及舆隶。嗟彼本无术,视兹胡不愧。

蹇予濩落材,佔毕守章句。聊以纪之诗,用告诸在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兴 其五

宋代韩淲

独立看流水,草树相因依。清回滩声长,碧下波影迟。

人生老当敛,心口常自违。啼禽忽飞来,夏气今如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淳熙元年端午帖子词·皇帝合六首

宋代崔敦诗

幽芳拂拂朝香度,密叶阴阴昼影圆。
玉食未应须角黍,君王端是念忠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杜陵秋兴八首 其七

元代郭翼

金陵佳丽帝王州,今古登临送客愁。玉树云连鳷鹊观,青山日落凤凰丘。

荒城并与烟芜没,故国空馀汉水流。渺渺江湖频入梦,萧萧天地不胜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补之竹卷

元代顾瑛

碧眼胡儿叫横玉,落日如盆照茅屋。美人清梦断梅花,却写相思在修竹。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