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译文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注释
经始:开始计划营建。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攻:建造。
亟:同“急”。
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去过上海豫园的游客,都知道进入园门看到的第一座建筑叫三穗堂,但对那里面高高悬挂着的一块匾额上写着的“灵台经始”四字,却没多少人懂得其含义。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必然要说到《大雅·灵台》这一篇。
《毛诗序》说:“《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似乎是借百姓为周王建造灵台、辟廱来说明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其实,《孟子·梁惠王》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已将《灵台》的诗旨解说得很清楚。自然这是从当时作者的一面来说,如果从今天读者的一面来说,会同意这样的题解:“这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
韶年淑气。正梅吐寒香,柳含春意。老稚欢呼,闾阎歌颂,白昼江城鼓吹。
翘首中天昨夜,南极一星吴瑞。朝来报、道宴启黄堂,悬弧佳会。
堪记。羡使君,年少飞腾,五马人生贵。彩服怡亲,青云有子,满眼天伦乐事。
已睹龚黄政迹,伫看夔龙遭际。他年纵、老手挥毫,大书遗惠。
子綦隐郭南,嘘嘘向天云。先生隐郭北,兀兀穷朝暾。
南北岂有择,今古焉足论。先生孕元气,妙契无始门。
艮背不见己,励志故绝人。即今六旬周,履此初度辰。
乾坤一气运,旁薄大无垠。大挠何劈划,坐使干支分。
一元十二会,运世如次鳞。辟如一岁内,无夏亦无春。
辟如一日内,无丑亦无寅。始终而终始,阖辟而浑沦。
此言如不信,请问庖牺君。
疾风吹云云不裂,南纪酣酣三日雪。辰阳冷掾故不冷,破帽棕鞋来作别。
先生自是我辈人,锦袍丹绂曾青春。黄金筑台不肯上,水晶宫中一角麟。
一朝忽著儒冠起,泛宅浮家五千里。系船花岸茹蒸霞,为展皋比说诗礼。
宣尼未始三年淹,我亦鸣榔下湘水。萧云曹志上所知,铨量当遣教五溪。
先生行止无不可,瓜期况尔来迟迟。问君此行何所之,武陵思我还当归。
是间少长致足乐,采花食实薪桃枝。落日天低洞庭野,木叶萧萧风上下。
留君小住君掉头,前有十浆先馈者。苍苍烟水解迷人,莫倚川原物色新。
汉家会有蒲轮使,珍重修程稳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