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唐代李益

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岭表赋

南北朝谢灵运

  见五渎之东写,睹六水之南驰,挥灵海之委输,孰石穴之永归。

  若乃长山款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麕兔望冈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既陟麓而践坂,遂升降於山畔。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罗石棋布,怪谲横越。非山非阜,如楼如阙。斑采类绣,明白若月。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明代夏完淳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婉约 闺怨 思念 忧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杨内翰宾筵留咏二首 其二

明代童轩

木落亭皋白露凉,萧萧秋意近重阳。小楼客去浑无事,唯有寻诗镇日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壶中天十首 其八

清代项鸿祚

峭寒随马,指疏林尽处,暝投孤驿。短榻尘栖风自扫,酒薄禁愁无力。

窗纸蓬飘,炉灰荻冷,灯闪题诗壁。燕南赵北,可怜今夕何夕?

凝想箫鼓春城,园香倚醉,多少闲踪迹。梦影迷离天未晓,铃语东风催客。

印月虚廊,敧梅小院,到此都休忆。长安近否?夜阑应有人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李似之秋居杂咏十首 其七

宋代李纲

两曜真跳丸,百年如转轴。富贵能几何,飘若云过目。

惟有金仙书,可以静中读。冷暖初自知,运用要当熟。

仲尼贵毋我,老氏欲为腹。悟真奚必多,半偈亦云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谢师宰赴任楚州

宋代王安石

珠玉不自贵,故为人所怜。
贤愚亦如此,好恶有自然。
闻子欲东南,使我抱幽悁。
炎风沙土中,甘与子留连。
大梁非无客,跪起废食眠。
相看独不厌,以此知子贤。
衰气已难强,壮心方少年。
才高岂易得,勖子在雕镌。
昆仑一支流向东,七月八月船如风。
爱君少壮此行乐,恨我留连成老翁。
神头两岸水无穷,伏槛荷花满地红。
当时不得君携手,今日山川在眼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抱旂山

宋代方信孺

面势翩翩天外山,彩旂常在翠云间。太平官府无公事,尽好高牙相对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瀼西寒望

唐代杜甫

水色含群动,朝光切太虚。年侵频怅望,兴远一萧疏。
猿挂时相学,鸥行炯自如。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