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86篇诗文
子闲多龙驹,食我玉山刍。文章天所授,五色为子娱。
白鹿云中翔,鲤鱼九渊居。高深不可恃,久已充庖厨。
嗟余薄长生,成仁心所须。潜神在玄默,与道为隆污。
吾子独全归,寿考保无虞。
杰观凌寒江,朱栏俯平野。群峰江上来,屹立罗万马。
山容多态度,显晦入模写。朝云结烟鬟,翠色远相射。
夜月横脩眉,娟娟亦闲雅。天生此尤物,政复为闲者。
冯夷翻怒涛,汹汹激风榭。神女亦将云,时从楚台下。
造物出奇杰,娱客助挥洒。时方苦积潦,百里无十舍。
我虽非官曹,对酒那忍把。人生急行乐,有味如啖蔗。
悲喜有乘除,归愁耿长夜。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