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苛政猛于虎

先秦佚名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子路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注释
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扶着车前的扶手板。
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之鹿洞主讲留别陈伯潜同年 其三

清代谢章铤

向日崇微尚,消磨百不如。艰难走牛马,琐屑误虫鱼。

益友存无几,虚生愧有余。知君行役处,离梦到匡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语州县诸公敏 其一

唐代陈元光

总角趋朝对,雄飞出禁城。人才当翊国,世赏可辞荣。

怜厥神童子,寻为壮友生。南方承父镇,北阙列儒名。

移孝为忠吉,由奢入俭宁。长安瞻日月,岭海肃风霆。

败事诚因酒,增高必自陵。尊老须养老,使士要推诚。

寅协无他式,清勤慎不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录宋宫人语

明代陶宗仪

云护春阴凝薄冻,烟销炉篆带馀馨。残花满院莺声涩,细雨吹帘草色青。

丹凤不来天浩浩,玉箫吹彻泪冥冥。腰肢瘦损真无几,宁使清心混浊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故园自适

明代张宇初

过雨啼莺著意闻,晚香栏槛小桃春。
时光怪杀空归去,似倩垂杨绾住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偕杨蓉裳农部同至草堂祀黄文节公生日

清代赵佩湘

结伴城南去,来寻旧草庐。觞称山谷寿,人集杜陵居。

翠展墙头竹,红翻水面蕖。关心年谱缺,谁为补全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 其一

清代陈柄德

鸣珂队里晓风凉,御苑荷花冉冉香。阊阖开时移树影,帡幪高处隐朝阳。

小臣也许随班进,圣德何从拜手飏。云日光华欣咫尺,此身岂独庆明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翠峰寺上西冈待月 其一

清代张海珊

秋阳播余骄,不夺山行勇。喜剧松风来,飞落山翠重。

沙崩路忽侧,泉驶石鼓壅。倚天峰势厚,拔地众木耸。

呀然佛宇开,金碧万绿拥。太古寂更寂,开云动无动。

旷然我神善,以受烟霞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穿林径

宋代朱熹

屈曲上云端,似向崖阴断。行闻山鸟鸣,下与泉声乱。

去去不知疲,幽林自成玩。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