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4篇诗文
过楼观李尊师(一作过李尊师院)
唐代:卢纶
书怀五首 其五
宋代:徐瑞
枯桐三尺寄古意,悬崖夜半鸣风泉。广陵散曲世不传,五柳先生更无弦。
题延庆寺 其一
宋代:范坦
烟村水寺若江湖,林麓山川入画图。壁上薰风为谁制,柄臣曾此耀归途。
经朝云墓 其一
明代:欧必元
一片青山掩玉容,月明湖上想遗踪。行云纵得如神女,白鹤元非十二峰。
高宗皇帝挽词二首
宋代:叶适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唐代:刘禹锡
过张邯郸庄
唐代:姚合
病中即事
清代:林占梅
卧疾连年气不扬,新愁旧事总回肠。儿童望色时相慰,肌肉消形每自伤。
却病无方徒服药,求神有应愿随香。于今二竖都驱遣,积善还当答上苍。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