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4篇诗文
退之尝作《伯夷颂》,纲常更为文章重。小范老子翰墨香,吹醒首阳千古梦。
尔来宇宙三百年,劫灰不坏宁非天。姑苏李侯贤太守,为将手泽归云玄。
因忆右军修禊叙,智永藏之固其所。今比萧翼谁贤愚,豪夺何如能乐与。
君子于物不留意,好德终然胜好古。剑许徐君自有心,书还孔氏非无故。
粟可不食国可辞,较之一纸真毫釐。闻风廉立遽如许,信哉圣人百世师。
西山之薇何独美,向微二子一草耳。东海鲁连死犹生,中书冯道生犹死。
承平文献传至今,品题先后如盍簪。就中何人合愧死,九锡不是夷齐心。
齐虏得官乃以口,臣朔长饥索升斗。朱鸟归肆行翾翾,我春辞家秋未还。
读书佳句坐叹息,诗梦已落吴淞间。旗亭一曲黄河上,四座无言独心赏。
天街夜凉如水明,阑干曲录环碧城。愿接云軿与天语,美人颜色苕之荣。
眼中少年今老矣,安陵昔日繁华子。前鱼已自为人怜,蛛丝还能助我喜。
万古牢愁未入弦,欲竟此曲无人弹。丈夫意气属有在,挂席千里难追攀。
我欲随君且入剡中去,李白一生自爱游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