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4篇诗文
和岳王庙壁上韵
宋代:吕午
与张杜饮
金朝:元好问
故人寥落晓天星,异县相逢觉眼明。世事且休论向日,酒尊聊喜似承平。
山公倒载群儿笑,焦遂高谈四座惊。轰醉春风一千日,愁城从此不能兵。
人日小集
明代:区大相
人日阴晴半,壶觞事亦宜。薄云呈霁景,微霰带寒姿。
花气窥林浅,莺声出苑迟。春光犹未觉,为报万年枝。
阅军池河度清流关
明代:黎民表
赤符曾破敌,紫气复临关。千古兴亡地,中原指顾间。
浮云随马策,落日照刀环。远愧轻裘者,铭功上岘山。
喜晤尹拜石即与言别
清代:朱景英
怀君逾浃岁,相见复相怜。霜雪寒如此,风波险故然。
宿春蛮徼路,倚棹海门船。聚散嗟何促,含情共远天。
送同年周涛赴吉幕
宋代:强至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七 缘云轩
宋代:司马光
逼汉敞高岩,缘云结飞阁。东山草树曛,致足登临乐。
朔方歌
元代:陈泰
朔方大野何寥哉,悲风惨淡从天来。初如巨壑吼阴浪,忽似晴空行怒雷。
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
朔方之人胆如斗,不斗才华斗身手。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
凭高仰视太行山,山气空濛紫翠间。东西日月自吞吐,今古烟云相往还。
太行势尽西山起,凤舞龙蟠耸神伟。昨夜燕山雪作团,散落飞花汉宫里。
朔方猛士气凌云,白首防边未策勋。马上相逢泪如泻,嗟我何为朔方野。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