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4篇诗文
百一诗 其七
两汉:应璩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馀岁。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
中叟前置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夕阳
唐代:郑谷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
宋代:刘克庄
国子监御书阁观雨同张主簿
宋代:刘攽
阁外凉风得凭栏,阴晴相望一城间。过云快雨喷浓墨,收水长虹堕缺环。
斜直楼台经洒濯,空无燕雀自飞还。圣朝百吏都勤事,优借儒官到老閒。
东皋为冒郎中题
明代:王云凤
画省才华有数人,东皋心不在风尘。啸登每羡陶元亮,取号真同戴叔伦。
淮海云烟千里梦,长安岁月几回春。凭谁写出山中趣,手把书看白氎巾。
长兴哭子与归途即事有感 其五
明代:王世贞
太初收骨道场山,与隔新坟定几湾。六十年来无麦饭,可能相对忆人间。
寺居
宋代:林逋
剪梅
元代:明本
破玉并刀试手温,香凝双股断芳魂。花随燕尾轻分去,不带春风爪甲痕。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