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唐代储光羲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田家惜工力,把锄来东皋。
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归来悲困极,兄嫂共相譊.
无钱可沽酒,何以解劬劳。夜深星汉明,庭宇虚寥寥。
高柳三五株,可以独逍遥。
北山种松柏,南山种蒺藜。出入虽同趣,所向各有宜。
孔丘贵仁义,老氏好无为。我心若虚空,此道将安施。
暂过伊阙间,晼晚三伏时。高阁入云中,芙蓉满清池。
要自非我室,还望南山陲。
野老本贫贱,冒暑锄瓜田。一畦未及终,树下高枕眠。
荷蓧者谁子,皤皤来息肩。不复问乡墟,相见但依然。
腹中无一物,高话羲皇年。落日临层隅,逍遥望晴川。
使妇提蚕筐,呼儿榜渔船。悠悠泛绿水,去摘浦中莲。
莲花艳且美,使我不能还。
浮云在虚空,随风复卷舒。我心方处顺,动作何忧虞。
但言婴世网,不复得闲居。迢递别东国,超遥来西都。
见人乃恭敬,曾不问贤愚。虽若不能言,中心亦难诬。
故乡满亲戚,道远情日疏。偶欲陈此意,复无南飞凫。
草木花叶生,相与命为春。当非草木意,信是故时人。
静念恻群物,何由知至真。狂歌问夫子,夫子莫能陈。
凤凰飞且鸣,容裔下天津。清净无言语,兹焉庶可亲。
黄河流向东,弱水流向西。趋舍各有异,造化安能齐。
妾本邯郸女,生长在丛台。既闻容见宠,复想玄为妻。
刻画尚风流,幸会君招携。逶迤歌舞座,婉娈芙蓉闺。
日月方向除,恩爱忽焉暌。弃置谁复道,但悲生不谐。
羡彼匹妇意,偕老常同栖。
日暮登春山,山鲜云复轻。远近看春色,踟蹰新月明。
仙人浮丘公,对月时吹笙。丹鸟飞熠熠,苍蝇乱营营。
群动汩吾真,讹言伤我情。安得如子晋,与之游太清。
耽耽铜鞮宫,遥望长数里。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朴儒亦何为,辛苦读旧史。不道无家舍,效他养妻子。
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偶然著道书,神人养生理。
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纪。莫问身后事,且论朝夕是。
空山暮雨来,众鸟竟栖息。斯须照夕阳,双双复抚翼。
我念天时好,东田有稼穑。浮云蔽川原,新流集沟洫。
裴回顾衡宇,僮仆邀我食。卧览床头书,睡看机中织。
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四邻竞丰屋,我独好卑室。窈窕高台中,时闻抚新瑟。
狂飙动地起,拔木乃非一。相顾始知悲,中心忧且栗。
蚩蚩命子弟,恨不居高秩。日入宾从归,清晨冠盖出。
中庭有奇树,荣早衰复疾。此道犹不知,微言安可述。
储光羲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19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画士刘信可二首

宋代谢枋得

谱系庭筠出管城,胸中千亩尽秋清。
儿童不不悮挥毫意,闲傍虚檐听雨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醴源夫子旋里

明代张琚

春辞五岭去,公向八闽归。明月照官路,梅花飘素衣。

风尘终不染,宦海早知几。自买三间屋,云深鹤护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春红于折梅花至偶成

明代叶小鸾

迟迟帘影映清宵,日照池塘冻欲消。公主梅花先傅额,美人杨柳未垂腰。

纱窗绣冷留馀线,绮阁香浓绕画绡。试问待儿芳草色,阶前曾长翠云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偕朱可大丞卿王兴甫文学会于子冲藩伯于城西道观二首 其一

明代于慎行

长安城下路漫漫,邂逅开尊集旧欢。三辅征尘聊驻马,百年交谊此弹冠。

从知浪迹同飘梗,不道流光迅转丸。回首垂髫浑似梦,翛翛华发笑中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容城生

明代王世贞

已决千秋事,还馀万死身。避人应有惜,谈尔竟难真。

鸟雀同迷岁,荆榛可望春。不知缧绁畔,谁与授书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

宋代向子諲

瞳日,争插新桃换旧符。”东坡诗云:“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古今绝唱也。吕居仁诗有“画角声中一岁除。平明更饮屠苏酒”之句,政用以为故事耳。芗林退居之士年,戏集两公诗,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因书以遗灵照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瞳瞳晓色上林庐。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青春不染白髭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赵园看白牡丹

宋代陈郁

园林物物挟春光,独许名花压众芳。
雨艳寒轻清入骨,雪肤香蒙白含间。
仙人聚上夸能染,学士承恩赋倚妆。
几欲宝酥煎洛蕊,迟回未忍折云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陵祠堂

元代宋无

一见故人归去来,渔竿不肯傅三台。
汉陵今日无抔土,惟独先生有钓台。
储光羲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