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193篇诗文
黄尘欲蔽日月明,十年四海横戈兵。士风巳随习俗变,尽舍仁义谈纵衡。
遂使栖栖七君子,独着儒服令人惊。胸中岂有经济具,眼底厌看龙蛇争。
大山长谷便同往,不独隐迹兼隐名。由来贫贱足闲适,岂必浊世干浮荣。
两生不来汉仪简,四老既去秦运倾。宁知贤人慎出处,能与国家关重轻。
况今作者巳云七,束帛合向丘园徵。君不见旁求良弼到版筑,一说能令商道兴。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