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丹崖翁宅

唐代元结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投竿来泊丹崖下,
得与崖翁尽一欢。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
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鸟飞林间。往往随风作雾雨,
湿人巾履满庭前。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
儿孙棹船抱酒瓮,醉里长歌挥钓车。吾将求退与翁游,
学翁歌醉在鱼舟。官吏随人往未得,却望丹崖惭复羞。
元结

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10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

宋代李廌

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
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
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
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
後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杂诗二首 其二

元代王恽

西来游宦半忙閒,六日迢遥道路间。回转羊肠三百里,天教马上饱看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得张脩撰书

明代陈镒

一冬卧病才方愈,清晓开门起看梅。野服忽然逢驿使,翰林脩撰寄书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

明代成淳

女郎堤畔赤阑桥,十二楼台锁寂寥。杨柳不知歌舞散,春条犹学小蛮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席上留别高伯宗四首分韵 其四

明代宗臣

振策天风下七闽,当歌愧尔楚江人。夜深忽鼓湘灵瑟,处处梅花愁远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 题大司农梁苍岩先生五苗图

清代陈维崧

靧面桃花雪。羡昌昌、搓酥滴粉,珠装翠刷。昨夜分明天上冷,玉兔初肥时节。

早谪向、姮娥宫阙。骑上紫皇狞小凤,笑群儿、项领寻常物。

粗了了,甚贤达。

曾经入梦缭绫滑。是宣和、写生墨绣,虬松都活。今日荷衣能出拜,果应兰芽其茁。

算此事、通都艳说。摩顶苗哥须记取,奋扶摇、绦旋行当掣。

家自有,魏公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端若再惠长句

宋代周紫芝

功名本是儿时事,过是悬知终少味。向来欲度骅骝前,无命能居百僚底。

未容晚辈识风流,顿遣前贤隔生死。党狱十年犹未开,谗口嚣嚣苦相訾。

且将皮里著阳秋,敢复眼前分浊泚。颜之厚矣终自羞,论少卑之人亦否。

路逢俗士呼与言,公独未知其趣耳。无人为吊楚客魂,谁肯更作将军地。

此心此语只自知,闻君足音惊且喜。词倾三峡颇壮观,气吞云梦真奇伟。

时从雾豹得一斑,行看飞黄日千里。如君人物尚淹留,此事宁非肉食鄙。

枘方虽自与凿乖,瓶竭那知是罍耻。一生恨未识荆州,万事政须咨伯始。

忘形已自到尔汝,论事何妨杂嘲戏。人生一笑不易得,莫遣征航有归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词十首 其八

元代柯九思

皇心简注勋臣旧,未有人知拟拜除。宣索綵笺濡玉笔,榻前先命小臣书。

元结

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