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168篇诗文
至人如影响,灵慧陶意劫。应方恢权化,兆类蒙慈悦。
冥冥积尘昧,永在岩底闭。废聪无通照,遗形不洞灭。
明哉如来降,豁矣启潜穴。幽精沦朽壤,孰若阿维察。
遥谢晞玄畴,何为自矜洁。
涉溪弄芳鲜,临岸得嘉荫。始缘一径微,稍入万壑深。
建戈直如刺,攒幄密方纴。杀青脱工削,镵笋出庖禁。
翠怜秋雨洗,碧爱寒水浸。草柔地堪席,苔净石宜枕。
沉沉惊瞑合,洒洒觉凉沁。歌风便鸟憩,垂露惬蝉饮。
鸣笙虚可窍,扶老坚足任。延秋思纵揽,占地欲豪赁。
一区聊有营,千亩得无甚。愿从此君咏,请斥俗士闯。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