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168篇诗文
本源真性静寥寥。任飘飘。恣逍遥。便是虚空,天外显灵苗。
独乐闲闲无彼我,呼皓彩,吸清飙。
青莲池上瑞光摇。赴层霄。玉名标。慧剑挥空,除怪斩群妖。
开阐古今清净道,洪普济,法轮桥。
怀远好诗什,近体有佳声。迟余去五泄,深衣远相迎。
长身而瘦颊,自有山泽清。命酒不停斝,酒罢有馀情。
迨予归来后,往往问寝兴。彘肩腊松火,柿缕霜秋晴。
寄此远筐篚,兼致倡与赓。何时卧狸首,闻之使心惊。
道远不得往,逋此泉下羹。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