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168篇诗文
上国疏恩重,高堂衍庆新。世当清化日,家有白头亲。
绮席团圞处,朱门富贵春。儿孙纷满眼,夫妇敬如宾。
偕老期千载,生年并八旬。阃仪仍肃肃,庭训尚谆谆。
食举齐眉案,花簪折角巾。贤郎登仕版,硕德动朝绅。
盛事谐占凤,佳辰纪绂麟。同称寿觞满,联舞綵衣频。
斸雪供青笋,开冰出锦鳞。孝心应尽力,禄养必殊伦。
自古称三乐,于今复几人。芬芳流简册,光彩照乡邻。
京兆看前辈,汾阳恐后身。明年两封爵,颁诰下枫宸。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