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注释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剪,一作翦。
离愁: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参考资料:

1、 杨敏如 .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年 :104-107 .
2、 王仲闻 .南唐二主词校订 :中华书局 ,2007 :83 .

创作背景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参考资料:

1、 王仲闻 .南唐二主词校订 :中华书局 ,2007 :83 .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结客篇 其一

两汉曹植

结客少年场。报怨洛北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前出塞 其一

宋代耶律铸

拟取安西袭玉关,短兵鏖战下皋兰。阴风势挟天山雪,冻彻河源彻底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张生二首 其一

明代李梦阳

怪尔辞江汉,长歌入宋梁。北风吹冻野,岁晏天雨霜。

老马弃不育,闷杀田子方。拍手笑侯嬴,捐生计不彰。

顾瞻台阙地,寒莽但苍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峻伯得屋字

明代宗臣

山人十载出山屋,手把瑶枝骑白鹿。风雷一日走千里,双龙夜夜愁天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正月八日城西访徐尚宝出使还

明代王世贞

遇尔城西陌,初停四牡驰。乍晴为谷日,今雨正瓜时。

暝色过谈易,春泥策蹇迟。畏闻乡井事,群盗乱如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连江陈子晟师古齐诗 其三

明代刘基

西风振枯柯,凉月澹光景。门前马蹄歇,室虚心独静。

焚香对六籍,耆味知隽永。怀人若在眼,酌潦何必洞。

尼父训九思,子舆明三省。康庄无他岐,车马日驰骋。

捷径善摧轮,此意当默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剩溪别墅

宋代洪迈

龙停休忆柳垂堤,正喜高风集剩溪。
流水直随青嶂下,孤烟更在白云西。
村舂接响声相赴,浦树连云望自迷。
无限新诗兼有酒,可能容我醉时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泊雁

唐代戴叔伦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然。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